发布时间:2020-10-23 08:23:14 发布人:中煤地质
四川省地矿局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以下简称“成测中心”)是一家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近年来,该中心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拓创新,推动发展模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乘风展翅,谱写出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倚“老”不卖老:抓机遇发展延伸产业
1953年,为支援西部建设,原地质部组建成立了西南第一家部级地质实验室,正式开启了成测中心的历史。此后六十余年间,成测人用无数个大写的“一”,展示了单位的发展活力与开拓精神:
——1985年,成为原地矿部五个大区测试中心之一;
——1989年,第一批通过国家实验室计量认证;
——20世纪90年代末,参加国家第一批多目标地球化学试点调查项目,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成为全国第一批部级质检中心;
——2012年,成为四川省第一批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
——2018年,参与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质量经主管部门统计居四川省第一;
……
纵观单位历史,不难发现,这是一支勇于走在时代前列的队伍,发展近70年,活力依然不减,若问秘诀,成测中心负责人胡斯宪用了8个字概括:植根当下,着眼未来。
2010年,成测中心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之初就面临地勘经济结构调整的难题,地勘队伍单一、封闭的产业结构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作为检验检测单位,成测中心专精于传统地质实验测试,处于地勘经济下游,在时代浪潮中受冲击尤甚。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心领导班子着眼未来,提出:单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度融入潮流,通过发展延伸产业,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产业升级。
正值国家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成测中心把握契机,综合考量自身优势,植根当下,试探转型,最终获取了相关资质。对此,胡斯宪谈到:“我们有六十余年的技术积淀与市场口碑作为核心动能,相信能在生态环境监测保护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测中心领导班子通过深入学习后达成共识:生态环境领域是篇大文章,中心也应该有所作为。
应用无人机开展土壤修复
为此,成测中心抢抓发展机遇,环境领域各项工作全面铺开:成立环境工程研究所,在政策、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仅用6年时间,就在环境领域站稳脚跟,团队不负所托,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今百余人,先后受成都市高新区有关部门委托,提供环境监督性检测服务,产值从第一年的几万元,到如今撑起了单位的半壁江山,绿色发展脚步越走越快,越走越稳,从省内向省外不断迈进。
倚“强”求更强:建队伍提升核心能力
纵然身处时代风口,自身实力的锤炼仍是第一要务。
成测中心目前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比例超过总人数的40%,队伍平均年龄不足40岁,这对于老牌事业单位来讲着实不易。这样一支高学历队伍的建成并非一朝一夕,该中心严把入口关,一直坚持多渠道、多领域、多专业引才,同时调整薪资福利待遇,探索“制度留人、待遇留人、文化留人”,力争把人才引进来,留下来,并且培养好。
队伍发展需要人才,队伍想要实现区域领域拓展,更需要人才的全方位跟进。该中心在拓展环境领域之初,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团队作为支撑,初期申请的环境领域资质只涵盖68项内容,毫无竞争力。
为了打造一支高质量的环境监测技术团队,成测中心总工程师李小英下了大力气:挑选重点技术骨干,送出去交流学习,又将相关专家请进来传经授课,通过“外培+内训”“课堂+实践”的方式精心培育人才。
ICP-MS检测样品
“尤其是建立有机分析测试团队的时候,为了抢抓发展机遇,我们组织技术人员从早学到晚,天天如此。”李小英介绍到,有机分析检测对象复杂,技术操作流程多,精细化水平要求高,技术难度较大,技术人员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学习到深夜12点。通过理论+实操反复摸索,他们咬牙坚持3个月,成功建立了一支普遍认为需要一至两年时间才能建立起来的专业有机分析测试团队。
有了专业技术团队做支撑,该中心又节衣缩食,历经三轮设备购置充实家底,终于成功实现环境监测资质“升级”,服务内容扩展到千余项,覆盖了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监测(检测)活动的全部内容,为进军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技术资质保障。
2018年初,成测中心通过了层层筛选,一举获得开展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项目”的资格,承担了四川省全部表层和深层土壤样品细碎制备和大部分样品分析测试工作,项目检测工作量居四川省检测实验室首位。
该项目要求高,质控手段被称为“史上最严”。为此,该中心在项目前期开展了大量的方法验证工作,经过反复试验,探索优化分析关键环节,攻克多项质量技术难点,总结出一套操作流程诀窍,研发出一套数据处理软件,保证了数据精密度,形成了成测特色,得到了从省到部各级主管部门的一致赞赏,并且从300多家机构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13家仲裁实验室,为成果质量提供仲裁服务。
厚植核心技术,成测中心在环境领域深深扎下了根。2019年底,该中心又成功获得国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初步采样调查”项目任务,承担了四川省有机污染物检测50%的工作,继续用地质科技助力地方摸清环境家底。
选矿车间
倚“新”谋未来:强科技开启发展新征程
“以前,我家地头粮食都不长,自从专家来做了实验,现在地里的庄稼长势非常好。”四川宜宾某地,村民老李高兴地指着自家水稻田说。老李所说的“专家”,正是成测中心土壤污染治理博士研究团队,老李家的田是该团队实验基地的一部分。
由于成因复杂、治理成本高、治理效果及可操作性差等原因,土壤污染治理目前仍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成测中心技术团队努力探索,不断降低治理成本,推动治理方式便捷化,应用综合治理技术体系,让农作物不吸收、不迁移有害元素,成功将受污染土壤中的有害元素封闭在土壤中,让绝产稻田恢复产量,粮食中有效态镉的含量被控制在了标准范围内,兼顾了治理目标及经济效益,用地质科技答好了粮食安全这道题。
在环境监测领域取得初步成果后,成测中心进一步提出了“生产、科研联动发展”思路,以科技创新为“探路杖”,围绕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多点探路。该中心负责人胡斯宪表示:“我们希望达到两条腿走路的目的,生产推动当下发展,科研为未来赋能。”
为抓实科技创新工作,成测中心强化机制和资金保障,成立了科技创新委员会,每年拿出外收资金的3%,匹配科研项目经费,建强科创平台。
2016年,围绕新兴产业对稀有、稀土等战略性资源的重大需求,成测中心与兄弟单位联合组建了“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聘请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13位专家学者担任学术委员。依托省重点实验室平台,成测中心一手抓污染源控制技术研究,一手抓环境修复材料、修复工艺研究,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与改善生态环境同步推进,沿着生态环境“绿色”产业链加速前行。
在攀西地区,他们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提出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技术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及一般工业指标论证,提出了钒钛磁铁矿圈算矿体新的一般工业指标,使铁矿石可利用储量增加了34%~53%,钛氧化物可利用储量增加了20%~44%,相关技术成果吸引了国内外投资合作商关注。
国外某矿业公司为解决稀土选矿难题,考察多国,几经辗转前往成测中心,终获解决方案,不惜重金将稀土原矿石出口转运至成测中心进行试验。最终,在技术团队的科技攻关下,曾经不能利用的稀土矿被“点石成金”,回收率提升至81%。
矿山开发后形成大量“废石”和尾矿,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影响周边环境。为实现稀土尾矿“减尾化”甚至“无尾化”,成测中心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西南典型稀土尾矿资源化与综合利用,突破关键技术,研发新药剂及联合工艺,让尾矿中的有价成分得到高效综合回收与利用,有效解决了尾矿环境污染问题。
经过不懈努力,“高新技术企业”的牌子被挂在了成测中心会议室的展示墙上,与其他资质荣誉一道凝结成了该单位近70年来不懈奋斗的缩影,也展示了该单位愈聚愈强的核心竞争力。
于变局中开新局。一手携人才,一手握科技,成测中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将继续拼搏奋进,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版权所有©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0121号-1
Technical Supported By:北京华瑞天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